談判桌上,價格是談判中雙方最關注的焦點,也是讓談判中進入實質交鋒的關鍵因素。狹義的價格談判指的是單一價格的討價還價,廣義的價格談判則包括與價格有連動關係的訂金、付款條件等因素一起談,由於變數增加,也讓談判趨於複雜多變。

誰先報價?如何報價?端視雙方的底線、立場與策略運用不同,而有不同戰術考量,報價的原則與方法如下:

一、報價要狠:
報價要先考慮對我方是否有利,如賣方先報價則價格越高越有利,反之買方先報價時則價格越低越有談判籌碼。報價若以行情價開出會鎖住自己,讓價格變的毫無彈性,也會讓對方因無法殺價而失去談判的意義。報價也不可以天價開出,容易嚇走對方。

二、報價要俐落:
不管我方的報價有多高,報價時立場要堅定,態度要明確且不可重複解釋價格高的原因,報價時最忌曖昧含糊,會讓對方留下報價不實的負面印象。

三、先報價優缺點:
先報價的優點是將價格限縮在一定範圍內,以此來影響並壓制對方。以筆記型電腦為例,我方先報價三萬元,對方就很難還價在二萬元上。先報價的缺點則是太早提供我方的價格信息,讓對方有空間調整討價策略,而獲得更高的利益。以前例而言,對方若預算在三萬二千元,我方若先報價三萬元,顯然不利。

四、套話報價法:
雙方若各有盤算,都不願意先報價時,我方可以採取假設性問話來套取對方的價格傾向。以購物討價還價為例:「我知道,您想喊價到三千元」,對方可能會反駁:「亂講!我只想喊價二千五百元」此時,對方其實已經先報價,我方可以依此一價格開始進行談判。

五、區間報價法:
報價時不直接報出商品價格,而報出價格範圍:「這台筆記型電腦,您不可能出價三萬五千元,但我也不可能以三萬元賣您」,以區間報價的方式將價格限制在三萬與三萬五千元之間,讓報價更具彈性。

本篇文章引用自 BNSC商業談判研究中心(Business Negotiating Study Center)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ber09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